发现有人监视贾坚只是一个意外的收获,苏和挂念这位性情大哥,嘱咐马伯人继续派人盯好,一定要挖出对方是谁,目的为何?
上面早在苏和等人进城前就下达了命令,邺城所有明暗桩都要听从苏和的调度。
所以,马伯仁对执行苏和的命令并无异议,只是苏和一行明天就要离开邺城,探听消息费时费力,他们离开后,得到的情报该如何传到苏和手中?
苏和给出的答案直截了当,他让马伯人直接与掌旗人联系,他们会有办法联系到他的。
临别之时,苏和又给马伯人留下了最后一道命令。今后,邺城风媒的首要任务是保证邱芝华一家的安全,其次才是情报的探查。
按常理讲,风媒只会执行客人当时的命令,一旦客人离开,风媒又会回到以往的轨迹。
而这一回,客人留下一道离开后的命令,这让马伯人顿时联想到之前的种种猜测,隐隐感到此人身份的不同。
风媒一行多年的经验告诉马伯人多嘴的下场,所以他痛快的应承了下来。
转日,苏和等人跟随贾坚的队伍顺利出城。
贾坚军务在身,匆匆与苏和话别,便率军队南下。
苏和带人向北佯装走了半日,甩掉身后的尾巴,在一处山林内将战虎小队分为两支,一支由战虎率领,另一支由穆天胜领导。
两支队伍的目标相同,都是南下侦察燕晋两国的战事。苏和的想法简单,一是锻炼队伍,二是尽快掌握第一手的情报。
遣散众人,难得又成为孤家寡人的苏和策马在邺城北地的山林里闲转,他想借机寻找当年找到闪电的那片杉树林,可转了半日也没有找到。
‘一切都是缘分,缘尽了就再没法相续了!’
苏和暗自感叹,不免失落。
在山林里夜宿一宿。第二天,欢快的鸟鸣声把苏和叫醒。阳光透过干枯的树枝洒在他面前,光怪陆离。
单人、独马,再无旁物,苏和仿佛有种回到过去的错觉。
“起来吧,懒鬼!”
弄醒还在自己身上睡的开心的闪电,苏和颇有些感慨。
“人家老话都说,早起的鸟儿有虫吃。你可好,天天吃喝不愁,鸟也变得懒了,这样下去可不行!
春天马上到了,天气也要变暖和了。正是万事复苏,百鸟萌动之时,看那……”
苏和冲着林子北方努了努嘴,继续说道。
“你的老家就在那片林子里,具体在什么位置我也找不到了。你自己去找找看,顺便解决一下个鸟问题。”
闪电抖了抖身上纷乱的羽毛,顺着苏和所指的方向望了望,又再次瞧了瞧苏和。
“去吧,找不着对象,也回家祭祭。办完了事,直接回河口镇找我就行。”
弹了弹闪电脑瓜顶上的紫色翎羽,苏和轻耸肩膀,闪电振翅消失在了林间。
大概四五年前,苏和就是在这一带的山林里找到了闪电。从那时起,除了在凉州时他们曾分开过一段时间,闪电都和苏和形影不离。
缘分就是这么奇妙,四五年后,他和闪电再次回到相逢的地方。
苏和独自离队,就是想带闪电故地重游,没有原因,只是情怀使然。
“好好多陪陪你老娘,下次什么时候还能回来,就不知道了!”
目送着闪电消失的背影,苏和喃喃的自语。
闪电走后,苏和也未在山林里多停留。出山之后,他本想直接返回河口镇,等待战虎和穆天胜他们。
但行了半晌,他又心痒难耐,于是拨马南下,改道追赶战虎等人的足迹。
临近夜晚,苏和已奔出上百里远,正疾驰着,头顶一道闪电划破天际,旋即巨雷轰鸣,细密的小水珠从天而下,摔落在他的额头。
‘嚯,今年的雨水来得够早!’
讶然过后,苏和忙向四周观望,查看躲雨的地方。
恰好不远处山脚下有座庙宇,苏和连忙轻拍紫云奔了过去。来到近处,才发现寺庙早已荒废多时,两扇庙门已不知去向,空余一座野草枯黄的空寺。
雨来的很急,苏和无暇去看寺中情况,拉着紫云直奔大殿。殿前门窗亦如庙门一样不见踪影,殿中摆设皆无,空余一尊布满蛛网的卧佛横在殿后。
大殿内也是荒草过膝,苏和拉马刚入大殿,便听到庙门外传来几声马鸣,随即便是兵甲撞击的声音。
‘来当兵的了!’
苏和一惊,他也弄不清来者何人,只好拉着紫云躲到卧佛之后。
工夫不大,便有人进了大殿生起火来。
“大人稍候,容在下入殿一搜。”
“不必了,荒郊野岭的,哪有那么凑巧?办正事儿吧!”
听到有人搜殿,苏和一面安抚有些焦躁的紫云,一面从腰间拽出一把匕首。
可随即另一个声音就否决了搜殿的建议。
“说吧,这几天桓温那边又有什么动静?”
“哦,回王大人的话……”
躲在卧佛身后听了半盏茶的工夫,苏和大致弄清楚了进殿三人的关系。
最先开口要搜殿的是后一位被称为王大人的侍卫,而与他们一同进殿的另一人,应该是他们安插在晋军里的奸细。
三人在破庙里见面,正是这位奸细有情况向王大人汇报。
奸细的声音很年轻,想来年纪不大。他将桓温北伐军的布置和计划一股脑的说了出来,听得苏和都不由得气闷。
人说,堡垒都是从内部被攻破的,一点不假。
战争中若是多几个这样的奸细,那打也不用打了。可怜桓温气势汹汹、节节胜利,他还不知道已经有人把他的计策和盘托出,他现在就是探照灯下的光猪,被人看的一丝不挂。
“桓温要在三日后攻击枋头?那他就不怕深入之后让燕人断了他的粮道吗?”
“这个他已经做了部署,檀玄和邓遐的两路军马分在中军左右,负责阻挡燕军南下。
而且为了防止粮道被袭,北伐军的粮道也改了线。现在粮船都屯在谯郡,等待袁真打通石门水道后就可北上了!”
展开全部内容